至于性的问题,孔子确实不像后来的孟子那样大讲而特讲,他只说过性相近,习相远也[8]这句话。
但是,西方学者提出这个问题多半是针对西方哲学文化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使人类走上征服和破坏自然这样一个不归之路而进行的反思,以寻求解决之道。儒学的核心是仁,仁的核心是爱。
其实,任何文化都有特殊性的问题。我们必须从前工业文化中吸取精神资源,重新确立人在自然界的地位和人类的生存方式,调整现代性的文化结构,使人类社会更健康、更符合人性。我们从事中国哲学研究的学者,理应承担起这样一个严肃的任务:从当代的问题意识出发,重新回到原点,研究中国哲学的全部精神资源和价值。这是人类所面临的最严重的全球性问题。这决不是说,凡当代出现的问题,都是古已有之。
这种再阐释也就是使中国哲学获得新的生命。拒绝接受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这样的进步观是危险的。过去他们可能在底下暗中干一些事情,现在不暗中干了,公开干了,公开向中央宣战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央也没有办法了,只好应战。
田蚡当时也不服,田蚡觉得,当初窦婴的儿子杀人了应该受到法律的惩罚,是我田蚡照顾你,帮助你,让你儿子没有受到惩罚,让你儿子逃避了惩罚,我给你这么大的恩德,给你做了这么大的事情。结果到那天呢,左等不来,右等不来,田蚡根本没有来。汉武帝时期的思想家董仲舒对这件事情有过描绘: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足之地。窦婴想想灌夫是我的好朋友,邀请了我,我能去,他也能去,结果就带着灌夫一块儿去参加婚礼。
当时最高的统治集团开始是以无为为主,有一点点有为,不能说完全没有有为。有点像我们今天讲的很讲哥儿们义气,仗义疏财。
开始中央对于地方的这些藩国态度非常缓和,汉文帝时期对于地方一再忍让,汉景帝开始也是一再地忍让、一再地退让。窦婴当时就说,虽然我们家失势了,但我也不至于被人欺负到这种地步,你想要我的地,我就得给你吗?他不想给。双方冲突最后闹到了朝廷,那么最后的结果呢,大概是灌夫被判了死刑,要受到严厉的惩罚。而且无为和有为怎么样?开始互相渗透,无为开始逐渐地减少,有为开始逐渐地增加,无为和有为互相交错。
老百姓物质的负担,比如要给官府钱,要给官府粮食,二十倍于古。地方出现了一些恶霸,这些恶霸他不是那种中央的贵族,不是那种皇亲国戚,不是那些东西。就像我们现在说有时间我去你那儿去,过两天我去你那儿。到了窦婴家去喝酒的时候呢,大概灌夫也很不高兴,跟田蚡之间就拌起嘴来了。
进入专题: 儒家 道家 。田蚡本人并不是当真的,但是灌夫可能就当真了。
结果灌夫也想参加,他跟窦婴说,我也想去。郭解就非常非常地凶残,他父亲过去就犯法。
现在大家都有钱了,大家有得吃了,生活上提高了,提高以后怎么样?就开始想别的了,想到怎么样巩固自己已有的利益,怎么样巩固自己已有的特权,怎么样扩大自己的特权。那么当真以后呢,据说窦婴第二天起得非常早。平定七国之乱后,中央马上继续解决地方的藩国问题,进一步削弱减少他们的地盘,削弱他们的权力,削弱他们的实力。类似郭解这样在地方非常强悍,非常凶狠,势力非常大的大豪族在当时到处都是,非常非常多。这些人非常非常厉害,非常非常凶狠,有点像我们现在地方说的黑社会。当时采取这样一些措施,说明当时的社会的阶级矛盾相当尖锐了。
当然我们说了,汉文帝、汉景帝时期一再地减少赋税,文帝的时候12年免税,景帝的时候老百姓的税率由十五分之一,改成三十分之一。汉武帝迁豪的时候,就是把一些大豪强,一些大家族往别的地方迁的时候。
当时县里有一个小官拦着这些送行的人,事后这个小官就被人给杀头了,后来连这个小官的父亲也被杀了。当时这么一种情况,再加上地主的剥削,兼并,老百姓失去土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非常非常低了。
政府开始派人去镇压,当然很多地方镇压不下来,镇压不住,杀不胜杀。所以汉景帝的时候发生了吴楚七国之乱,吴、楚、赵、膠东、膠西、济南、淄青,这七个小藩国联合起来开始反叛中央,公开地反叛中央。
可能田蚡说这个话就是随便一说,大概是客气。比如对一些贵族,当时统治者也镇压了一些贵族,杀了一些贵族,比如灌夫,他最后就被杀了,后来魏其侯也被杀了。最后地方藩国终于觉得自己的翅膀硬了,特别是像吴王刘濞,他自己想称帝,想颠覆中央。我给忘了,说那天我喝酒喝醉了,把这个事给忘了。
卫青当时都在汉武帝那儿为郭解说话,说什么呀?说郭解家里很穷,生活不富裕,不属于大豪,不符合迁徙的标准。田蚡说,我喝不了,刚才喝太多了,我喝不了。
田蚡当时是丞相,他的势力很大。窦婴当然就很生气,灌夫也很生气,觉得你戏弄我们,耍我们,觉得你看我们窦家因为窦太后死了,现在失势了,你就开始欺负我们,开始看不起我们,开始戏弄我们。
汉武帝为这个处死了很多大臣,处死了很多地方官,因为他们镇压农民起义不利随着经济的发展,贫富分化开始增加了,而且日趋扩大。
窦婴说,田蚡没有请你去,你去合适吗?灌夫说,我还是要去。对于地方的农民起义呢?那就是镇压。用他们为打手,让他们为鹰犬,来镇压一些大家族,一些横行不法的大家族。那么当时最高统治者,都采取了哪些有为的措施?还是有一些有为的措施的。
田蚡跟灌夫说,我想到窦婴那儿去,跟他聊一聊,大家交往交往,聊一聊,走访走访他。当然我们说了,汉文帝、汉景帝时期一再地减少赋税,文帝的时候12年免税,景帝的时候老百姓的税率由十五分之一,改成三十分之一。
说能不能别让他迁徙了,就让他留在当地。他这个野心,你怎么忍让,这个野心也不会消失的。
田蚡当时是丞相,他的势力很大。而且杀这个说坏话的人的人,他帮了郭解的忙,他还不让郭解知道。